一航院自2018年10月探索推行纪检监督员制度以来,充分结合基层监督工作实际,不断压实监督员工作职责,提升监督员素质能力,推动基层监督日益做深做实。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有效发挥纪检监督员作用的七项工作机制。
一、工作直报机制
工作直报机制是指纪检监督员就日常监督中遇到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以及疑点难点,直接同公司纪委书记沟通汇报。这种工作直报、上下联动的机制打通了纪检监督员同纪委书记之间的“绿色通道”,体现了纪检监督员的一种特有“权力”,为监督员大胆开展监督提供了坚强后盾,也提升了监督员监督的“威慑力”。建立工作直报机制以来,公司纪检监督员同纪委书记开展直接工作沟通近40人次,推动部分基层单位存在的选人用人、集体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如一航院海外事业部纪检监督员董明,每次完成国外项目任务回国后,在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工作的同时,及时向纪委书记汇报驻外人员工作状况、心理状况、监督管理等情况,帮助公司纪委直接掌握海外项目廉政建设、合规管理等工作情况。
二、季度例会机制
一航院按季度召开纪检监督员例会。例会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有”——有集体学习、有沟通交流、有指导帮助。会上,纪检监督员对一个季度以来的日常监督情况进行交流,对经验做法进行分享,促进监督员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对日常监督中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进行沟通,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为充分利用好季度例会,自2020年开始,纪检监督员例会增加了学习培训环节,每次例会首先传达学习本季度以来中央、中纪委以及集团党委、纪委重要会议精神,颁布的重要规章制度和重大工作部署,使季度例会成为纪检监督员日常学习充电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主要就《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等进行了专题学习。
三、联系指导机制
一航院纪委充分借鉴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的经验做法,于2020年12月推出了《一航院纪委委员联系纪检监督员制度》。每名纪委委员都有负责的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与纪检监督员进行工作对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工作指导,协商解决疑难问题,督促纪检监督员做实日常监督,建立起公司纪委与基层纪检监督员日常沟通联系的渠道。纪委委员与纪检监督员开展联系指导需填写《纪委委员联系纪检监督员记录表》,记录时间、内容、待解决的问题等,便于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形成工作闭环。联系点机制建立以来,一航院纪委委员到联系点开展工作指导20余人次。如:廉洁风险防控手册编制期间,公司纪委要求纪委委员深入各联系点开展专项联系对接,指导帮助基层生产单位建立规范有效的防控手册。联系指导机制帮助纪检监督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了能力水平,特别是对新任纪检监督员较快进入角色具有较好的助推作用。
四、述职考核机制
述职考核机制是一航院纪委对纪检监督员一年来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工作制度。每年年底,一航院纪委组织召开纪检监督员述职评议会,全体纪检监督员进行现场述职并接受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年度优秀纪检监督员评选的重要依据。通过述职考核,纪检监督员履行基层监督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也培养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同时,将评价结果纳入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建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责主业意识。
五、推优评先机制
2019年10月修订的《一航院荣誉称号评选管理办法》,把“优秀纪检监督员”评选纳入一航院党内评先体系。公司纪委结合纪检监督员年度述职评价结果和日常工作实绩,从11名纪检监督员中提名3名优秀纪检监督员,经一航院评先工作委员会审定后,在公司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推先评优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正向激励作用,有效激发了纪检监督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六、学习培训机制
一航院纪委每年初制定纪检干部(含纪检监督员)培训计划,按照“线下+线上”的形式组织开展内部培训。线下部分主要是公司党委纪委每年联合举办的党务纪检干部集中培训班,一般4-5天时间,近三年来分别在武汉大学、天津市委党校、韶山干部学院举办了脱产培训。线上部分主要是参加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网络培训班,今年纪检监督员参训率达到了100%。同时,通过监督员例会开展日常培训、按季度编制《纪检监督员工作参考》、鼓励大家利用集团纪检监督员云平台自学等方式不断提升监督员能力水平。近三年来,纪检监督员均100%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
七、清单式监督机制
今年以来,一航院纪委积极推动监督制度清单化,围绕《一航院纪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细则》《一航院纪委党内日常监督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了《一航院纪检监督员监督清单》。《清单》明确了三个方面、19项重点监督内容,同时明确了监督频次和监督依据,推动纪检监督员日常监督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精准化。下一步将结合集团纪委部署要求,围绕监督清单建立监督日志,形成制度化清单式闭环监督,推动基层监督效果进一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