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境外监督走深走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搭建“云平台”,将“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
一是业务云平台管控有力。通过“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全球项目进行全流程监管,及时汇总、分析并提取项目实施关键环节数据,及时捕捉项目推进中程序、时间点异常情况,做到不出国门、了然于胸。借助“海外物资装备采购平台”,实现全面线上采购,避免供应商围标、串标等行为,让采购和交付全过程更加透明。二是财务云平台初显成效。通过搭建财务共享中心、合同管理系统,加大了对合同签订、执行、资金收支及预算执行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总部相关部门可以实时抓取业务模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触发规则或存在造价虚高、资金流动异常、变更审批反常、招标采购不规范等及时亮灯提示,并可以调取支持性文件,排查原因,了解是非曲直,让“数据”和“系统”说话,从源头上管住风险、堵塞漏洞。三是巡察云平台日渐生威。公司党委创造性地开展境外远程巡察,通过抽取国内、驻外员工组建巡察“云团队”,线上“民主测评”、调取资料、视频谈话等,召开“云会议”汇总情况,分析问题,推动巡察工作见真章求实效。2021年以来,共巡察18家所属单位,发现问题379项,提出管理建议22条,挽回经济损失592万元,成效日益显现。
二、紧盯“关键点”,将“失之于软”变为“敢管敢严”
一是管住关键人。紧抓“关键少数”,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做到出国必谈、回国必谈、提任必谈。抓好财务负责人监督,督促落实境外财务人员直派制度,确保财务人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针对日常工作中易错事项,编制《驻外机构负责人应知应会手册》,为驻外机构负责人工作提供指引。关注年轻干部,将境外经营中易发多发典型案例汇集成册,编制《年轻干部预防腐败廉洁合规手册》,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二是盯住关键事。注重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加大对分包、采购、资金支付、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尤其对驻外机构权限范围内的,进行全过程穿透式监督,发现风险点并促进整改200余项。落实“黑名单”制度各项要求,督促公司三个联系点单位落实好项目监督各项要求。针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驻外机构薪酬发放不规范等共性问题,部署开展制度执行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制度执行刚性约束。三是用好问责利器。强化纪律规矩,保持高压态势,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加强境外问题线索联合查处,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加大问责力度,以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履职。加大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2020至今,处理信访举报和巡视线索移交36起,处理人员10人次。
三、抓住“牛鼻子”,将“分散监督”变为“合力监督”
一是完善监督体系。大监督成员部门每年年初确定1-2个风险点或重点解决问题,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问题解决情况、会商研判制约公司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形势共判、措施共研。4年来,推动解决资金管理、合作单位管理、设备物资采购管理等48项问题,有效规避了风险。二是强化作风引领。坚持将企业年度目标任务的分解和完成情况作为检验部门是否有作为、干部是否有担当、改革是否有成效的试金石,旗帜鲜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例如,结合公司每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由纪委办会同办公室联合督办,定期汇总工作进度,跟踪推进情况,及时约谈有关部门负责人,有效提升了首办、首责意识,提升了工作质效。三是共同筑牢防线。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公司将“防疫、维稳、安全、合规”作为改革发展重要防线。依托大监督平台,总部各类监督检查实现应合尽合,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的同时减轻了驻外机构的迎检压力。比如,积极推行“巡审结合”工作模式,建立以巡察、审计为核心的监督检查体系,整合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进入巡察组或审计组,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压实了整改责任。加强总部和驻外机构互动,以身边人身边事联合开展廉洁教育,推动“心至廉 路致远”廉洁文化和“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路桥文化一脉相承、深入人心。